□晨報記者 李星言
  昨天下午,90歲高齡的陳金華從真如家中搭乘公交車來到華東師大檔案館,小心翼翼地將珍藏60多年的學生證、畢業證明函等一一攤開,驗明身份後,他終於拿到了1949年由華東師大前身大夏大學、光華大學頒發的畢業證書。
  與此同時,還有500多張被完好保存半個多世紀的畢業證書正靜靜躺在恆溫恆濕的華師大檔案館中,等待認領。
  老人捐贈學生證等資料
  昨天一早,華東師大官方網站公佈了這500多張畢業證書的詳細信息,被網絡大量轉發。陳金華的兒子也看到了這則消息,立刻給父親打電話,“父親非常開心,連聲說一定要去領取”。
  據瞭解,陳金華1949年畢業於大夏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即參加當時的幹部培訓班,後致力於教育事業,曾多年擔任京西中學校長,離休後還在上海老年大學教務處任職。
  陳老先生帶來的材料包括當年的學生證、教務處開具的肄業證明單等物件,雖然已經發黃且有輕微摺痕,但仍看得出被精心保存。陳老先生把這些珍藏了60多年的證明材料當場捐贈給了華東師大檔案館,也領回了畢業證書。
  “真沒想到還能領到這份畢業證書。”陳老先生表示,當年因一畢業就參加幹部培訓班,且事務繁多,加之學校教務處已開出相關畢業證明,最終沒來得及領取畢業證書。
  據華東師大檔案館館長湯濤透露,陳金華是第一個本人親自前來領取證書的畢業生。
  最初僅5人能確認身份
  指著名單上的一個個名字,湯濤說:“500張畢業證里,一開始只有5個人確認了身份,因為他們都已成名,一查就查到了。其中,胡和生和李瑞麟是中科院院士,杜星垣是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原秘書長,張英(原名黃文荃)是總參謀部情報部副部長、兼任南京外語學院院長、少將軍銜,程法正則是胡適的外甥,現在只有胡和生還在世。”
  今年86歲的胡和生出任過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當過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更是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數學院士。半個多世紀過去,她終於有機會,拿到那張原該屬於她的畢業證書。
  更多的畢業證書正靜靜躺在恆溫恆濕的華東師大檔案館內,等待著與主人相聚。一張張照片、一個個名字、一行行信息,述說著塵封多年的往事。
  來自福建的柯家騏,從學士服里露出碎花旗袍的領子,微微側身,露出牙齒淺淺笑著,頗有老上海明星的風韻,1941年,她24歲,從光華大學文學院畢業。來自湖南的朱衍亞畢業時已經27歲,他身穿一襲中式長袍,頭髮偏分,對著鏡頭端正平視,表情嚴肅,1938年,他從大夏大學教育學院畢業……
  沒人能一一說清,當時這些年輕人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導致他們沒有來領取畢業證書。
  據湯濤分析,可能是因為有些學生在學校遷徙過程中為躲避戰亂而輟學或錯失了畢業典禮;有的是走上了參軍報國的道路;還有的是秘密加入了共產黨積極投身抗日前線……
  檔案史料顯示,大夏、光華兩所學校當年有眾多學生投筆從戎,奔赴前線殺敵。
  大部分畢業證完好無損
  就在學子奔赴祖國各地投筆從戎之際,記錄他們青春時代印跡的檔案,經歷千山萬水長途跋涉,被精心保存下來。如今,這500張畢業證放在華東師大檔案館左側的庫房裡,6個巨大的密集架填滿了整個庫房,每隻柜子都需要用特定的密碼才能打開。
  這批證書,大部分完好無損,但也有部分畢業證書邊緣已然焦黑。記者看到,一張1937年大夏大學的畢業證書,是用質地厚實的硬牛皮紙製成,印刷精緻的藍色條紋框子里,是豎排繁體文字。文字是印刷的,但所有學生名字都是毛筆字手工書寫,左下端貼著畢業生的照片。
  這些畢業證書的簽發單位分別是華東師範大學的前身大夏大學和光華大學。其中,最早的一份是1926年,最晚的一份是1951年。
  “過去,大夏大學和光華大學是上海灘著名的私立大學,具有嚴格國際化的的治校理念和管理措施,在檔案方面富含強烈的管理意識,學生學籍和學校文書檔案保存得非常妥帖和完善。”湯濤說:“檔案館會繼續妥善保管這500張畢業證書,希望它們的主人或其後人有朝一日能前來領取。”  (原標題:“這張畢業證我遲拿了65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a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